关于“民法典”的发布

     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被称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,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,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。共7编、1260条,各编依次为总则、物权、合同、人格权、婚姻家庭、继承、侵权责任、以及附则。

       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。同年,婚姻法、继承法、民法通则、收养法、担保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侵权责任法、民法总则同时废止。

       民法典对中国意味着什么?不少法学人士认为,它完成了一次中国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。民法典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“民族性”。中国民法典的民族性体现在,坚持依法治国、以德治国结合的民族智慧,将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写入的民族精神特征。

      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民法典更像自己对“美好生活向往”的具象化。对于寻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中国而言,民法典正是达至这一目标的需求和体现。